无障碍
|
繁體
选择部门
全部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税务局
市城管局
市人社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卫健体委
市司法局
市民政局
市林业局
市财政局
市民宗局
市审计局
市供销社
市粮食局
市水利局
市人防办
市生态环境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金融工作局
市商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科技局
市公安局
市乡村振兴局
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农业科学院
市信访局
市住建局
市工信局
市文广旅局
市统计局
市医疗保障局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驿城区
开发区
示范区
高新区
遂平县
确山县
泌阳县
平舆县
正阳县
上蔡县
汝南县
西平县
新蔡县
转移就业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哪些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 (1)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国家第三方评估发现,某村组织厨师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几乎没有从事厨师工作的,对贫困户增收作用不明显。省交叉考核发现,某区某村贫困户2人,经在本村举办的10天计算机维修培训班培训后,获得计算机维修等级证书,但二人均反映听不懂,也不会维修计算机。省暗访考核发现,某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2018年在某村(贫困村)举办两期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是保育员理论及实操,培训人员122人次,但44%为男性,电话随机访谈参加过培训的一男性农民,说对自己帮助不大;村干部也不清楚劳动力培训后的就业情况。省交叉考核发现,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脱贫户,致贫原因是缺技术,本人也愿意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但是从未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 (2)一些农户为“补助”和“证书”参加培训,扶贫培训资金被当福利领取,培训流于形式。国家第三方评估发现,贫困户只要参加培训便可领取300至800元补助金及培训合格证书,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些农户对培训内容也没有兴趣。国家媒体暗访调研发现,对贫困人员技能培训“最后一公里”监管缺位,扶贫培训资金被当福利领取。某村附近有羽绒服加工厂,村里多次举办相关培训,一些村民可季节性务工。但一些明显无劳动能力的村民为了领取补助,也去参加培训。据村民们反映,村里为贫困户、低保户等举办过两次服装培训班,去参加培训班就给钱。“家里去一个人就给一份钱,去两个人就给两份。那天去培训的人把办公室都挤满了。”一位村民说。受访的多名村民回忆,两次培训每次7天,每天培训一上午,受培训的村民都没有去服装加工企业工作。省暗访考核发现,某区某村贫困户的儿媳、儿子分别为智力二级和四级残疾,自理能力不强,2016年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培训后实际上也无法从事家政服务行业。 (3)公益性岗位不合理。按照《河南省人社厅关于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的通知》(豫人社办函〔2017〕187号)的要求,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需满足18—60岁、身体条件允许等条件。国家第三方评估调查发现,聘用从事公益岗位的人员中,有56人不符合条件,甚至出现80岁高龄老人和78岁二级以上残疾人,被安排为保洁员。市暗访调研发现,有部分乡村利用设置公益岗位简单发钱以提高脱贫收入的现象。如,某镇某村公益岗位保洁员公示名单与实际领取人员名单不一致,发现有个别脱贫户常年在外务工,在村只是短期居住,村委为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4)岗位不稳定、稳定收入无法保障。暗访考核发现,某区某村脱贫户陈某的妻子2018年在村里打扫了两天卫生,获得公益岗位200元的报酬。交叉考核发现,某区某村2018年11月15日与贫困户签订的公益性岗位补助协议,没有明确收益什么时间发放,到考核时也没有发放。 (5)就业帮扶效果不明显。拟退出贫困县评估调研发现,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较低;某县未脱贫户中,有务工收入的是1957户6886人,占全县未脱贫总户数的28.24%。第三方评估发现,某县享受就业扶贫政策的脱贫户和贫困户中,表示就业帮扶对家庭增收没有明显帮助的分别占63.6%和57.1%。交叉考核发现,某县2018年全县贫困人口就业扶持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8778元,远低于全省12582元的平均水平。2018年半年核查发现,某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户均1人转移就业率为62.5%。 (6)2017年省交叉考核发现,某县某镇劳动技能培训少,转移就业少,缺少实用技能培训,培训时间短;某镇受访人员反映,还是传统的畜牧方式,没有养殖技能培训,养殖产业发展滞后,新品种、新技术少。 2.问题性质:以上6个方面表现属于转移就业落实不到位问题。转移就业是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一人转移就业,实现全家脱贫”,不把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出来,真脱贫就是一句空话,此问题性质严重。
金融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是什么?
(1)个别地方在四个体系建设上搞形式、走过场。尤其是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上,评价结果金融机构认可度低;在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有的基层政府、责任银行、担保机构配合不够,特别是村级金融服务部的负责同志不懂小额信贷政策,造成贫困群众贷款需求难以满足等。交叉考核发现,个别村脱贫责任组组长和驻村第一书记不懂小额信贷政策。暗访考核发现,某县某村2018年脱贫户杨某,信用等级为A级,于2018年11月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用于发展养殖业(养牛)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某市某村2018年脱贫户李某,对脱贫不太认可,希望享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000元,搞家庭养殖,多次反映未果。 (2)县级金融扶贫工作存在责任层层递减现象。民主监督和平时工作发现,某市的一些县响应号召、提供政策的银行不少,实际提供融资的不多;提供金融扶贫贷款的主力军大多集中在农村信用社,其他金融机构的响应力度相对不足;金融扶贫政策措施覆盖率不高,如五个县中最高的62.9%、最低的10.7%。 (3)扶贫小额信贷作用不明显,户贷户用率较低。交叉考核发现,抽查某市样本村中的三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贷户用率均为0;抽查某市3个县(区)12个村共120户建档立卡户,户贷户用率仅为9.16%;某区2018年度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涉及2个村18户、123.2万元,占全区贫困户总户数的1.1%。暗访考核发现,某区3个村139户贫困户,只有2户享受户贷户用政策。 (4)户贷企用仍然存在。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7〕157号)的规定,禁止新发放户贷企用扶贫小额贷款。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指出,有的市县采取户贷企用方式给贫困户分得固定红利,但收益短期化,缺少利益联结,且存在企业经营风险转嫁贫困户的隐患。国家第三方评估调查发现,2018年新增贷款户中仍有11户受访户的用款方式为户贷企用,其中6户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比较了解,其余5户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并不清楚,小额信贷的整改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5)小额信贷资金使用存在违规现象。国家交叉考核发现,某县有7户将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光伏项目,入户了解发现其对贷款事项不清楚、也未参与,仅享受分红。省第三方评估和交叉考核发现,一些县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扶贫小额贷款用于生产发展之外的用途,如生活和看病等。 (6)市暗访调研发现,个别脱贫户不知道信用等级评定,对金融扶贫贷款政策不了解。有些脱贫户的信用等级评定证书没有照片、编号、发证日期、授信最高金额及有效期限。 2.问题性质:以上六类表现为金融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金融扶贫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社会资源投入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贷款资金发生风险,会给贫困户造成新的致贫因素,影响较大,此问题性质比较严重。 3.解决办法: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广“卢氏模式”,建立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落实免抵押、免担保政策,严格执行基准贷款利率。二是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监管。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中“禁止新发放‘户贷企用’扶贫小额贷款”的要求,对已经实施的“户贷企用”扶贫产业项目,做好转换,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防控机制,稳妥做好风险防范和后续管理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收益。三是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月通报制度。对市县开展专项督查,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力度,提高扶贫贷款发放额度和户获贷率,切实发挥好金融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让贫困群众知道扶贫金融贷款政策,真正让贫困群众受益。
贫困户因病需长期吃药,但又无法通过慢性病鉴定,健康状况是否可以填写“长期慢性病”?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中对于“长期慢性病”的定义是指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贫困户健康状况非健康、残疾、大病且符合上述定义的,可以填写“长期慢性病”。
我市推行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入住人员有什么要求?
入住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肢体残疾级别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又有入住意愿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
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我省提出了扶贫开发“三个五”是什么?
五条途径: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脱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扶危济困脱贫。 五项举措:实施知识技能扶贫,合作带动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安居扶贫。 五个保障: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部门支持服务职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建立完善考核机制。
1
2
3
4
5
6
7
8
9
12
共 57 条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人民政府
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开源路56号 邮编:463000
网站标识:4117000002
豫ICP备06001586号-1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